惠安一中召开思政教育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2-12-08  阅读次数: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推进我校思政建设一体化进程,12月7日,我校党支部组织召开了以“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座谈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生辉,周惠忠副校长,孙经副校长,孙建泉副书记及支委成员、各处室代表、政治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孙建泉副书记主持。


会议首先由政治教研组王鸿刚组长发言。王组长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入手,强调了作为思政教师要在教学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担负起立德树人、培根筑魂的重要使命,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融入思政课堂。


接着,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曾忠民发言。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了近年来关于推进思政建设一体化的几份重要文件,深刻分析当前推进学校思政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要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作为思政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座谈会上,政治组钟育伟、李俊阳、庄洪海等几位老师结合自己所任教学段的学情特点,就如何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在推进思政进课堂的实践中,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更精准地把二十大的文件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和高考、中考专题复习之中。他们都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运用更科学的学科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涵和实质。同时,也提出思政课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学科学习,要做到“四新”,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不但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而且要勇于实践,创新课堂,要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立足引导学生实时关心国家重大决策与战略,要积极发挥思政教师在学校思政建设中的作用。


最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梁生辉讲话。梁校长首先肯定了各位老师对于思政课堂如何融入二十大精神的真知灼见。梁校长从学校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符合我校校情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提出思政课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梁校长强调作为一名思政老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思政课堂在学校课程体系和德育建设中都是一块具有重要作用的高地,思政老师负有培养思政因子的教育职责和彰显思政育人的特殊功能,要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梁校长还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思政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相结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班主任建设等方面推动学校思政建设一体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校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梁校长最后强调,思政老师要时刻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时刻做学生思想和行动的典范,在推动我校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有质的变化、推进我校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做更多的贡献。



文字:罗   茜;图片:党建办

编辑:庄洪海;初审:庄洪海

复审:孙建泉;终审:梁生辉


版权所有: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  国家信产部备案编号:闽ICP备05035022号

地址:福建省惠安县螺城镇东南街建设南路294号  邮编:362100  电话:0595-87382255  邮箱:fjhayzbgs@163.com

关闭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184号